清华博士做连续血压监测仪,获数千万元投资,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与市场较为空白的供应端相不匹配的是,随着全球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行业对于无袖带连续测量血压这项技术的需求在与日俱增。 第一,血压本身是波动较大的身体参数,连续性
与市场较为空白的供应端相不匹配的是,随着全球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行业对于无袖带连续测量血压这项技术的需求在与日俱增。
第一,血压本身是波动较大的身体参数,连续性测量才能真正准确地反映人体血压水平。一般正常人体在早中晚、餐前餐后,甚至是喝咖啡、抽烟、走路前后,血压都会有10-20毫米汞柱的波动,所以单点的监测往往很难真实反映一个人的血压状态。在医生和护士标准化测量得到的诊室血压,也往往存在“白大褂高血压”或“隐匿性高血压”的现象,无法通过一个时段的血压测量进行诊断或科学用药。
除传感外,李毅彬认为心永科技的另一项优势便是算法。
“但人们对于自己的血压却并不了解,现在行业内普遍用‘80 120'的组合为标准判断血压是否正常,而实际上这个指标过于泛化,不同的人对于血压的耐受程度不同,比如瘦的人血压会明显偏低。”在心永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毅彬看来,血压是一个较为个性化且波动性较强参数,只有连续血压监测才能帮助患者真正了解自己的血压,进而对于很多病情防患于未然。
第二,血压作为身体心脑血管衰老的重要衡量指标,连续性测量可以帮助对疾病进行预防。如果单点测得一个人的血压很高,对于了解其身体产生了什么问题意义并不大,但是如果能通过连续的波形监测到血压一直处于非常高的状态或者明显与正常血压变异曲线有差别,便可以提早进行干预与治疗,这对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在人群中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连续监测,可以改写人们对于血压应用的方式,给医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2020年,李毅彬找来合伙人魏耀广一起创立了心永科技,魏耀广博士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曾在美国IBM、微软担任高级工程师多年,AI和算法领域经验丰富。
随着APP内数据逐渐积累丰富,心永科技将主要在三个层面对数据进行解读。第一,制定血压异常的标准,这样便可以为用户建立起预警机制;第二,监测血压节律变化,对疾病进行预防;第三,通过更长效的血压监测,对用户的心脑血管系统健康程度进行评估。
这些复杂的环境问题并不能仅仅通过传统的建模来解决,而随着AI技术的普及,李毅彬团队发现,对于很多影响测准的因素可以通过AI大量采集数据并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出一个新的模型,以弥补传统模型的不足。
在确定了连续血压测量的必要性之后,2011年李毅彬便正式开始进行研究。作为一个工科生,其擅长于传感器电路的设计,“所以我最开始觉得做一个测血压的仪器很容易,但后面我才发现,这件事并非单单依靠理工学知识就能完成。”
目前心永科技已经在与多家医院建立了一些研究合作。
目前心永科技产品中所应用的传感器有两种,分别是压力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最初李毅彬以为会有成熟的传感器供应商,但当真正进入到行业内才发现并非如此。
在市面上对于两种传感器都没有成熟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心永科技团队决心自主开发,所以在公司创立一年多的时间中,心永科技都在围绕传感器这项核心部件的问题开展工作。
到目前为止,心永科技的传感器已经迭代了近20种结构与相关设计,而传感器也成为了其核心壁垒之一。
李毅彬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电子系,在李毅彬刚加入实验室时,其导师与李毅彬都想寻找一些更为落地的场景做研究。
立足全球,目前为止真正的便携式连续血压的测量公司也屈指可数。回看过去20年间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路径,虽然有非常多人尝试,但要么不够准确、要么不够便携,最终很多都沦为了娱乐级产品。
“当时我们看到医学测量界有两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一是不用袖带将血压测出来,二是不放血将血糖测出来。”
首先,医学知识必不可少。要想测量准确,必须要知道血压的成因,但其成因又相对复杂,与心脏血管、全身调节机制等都有关系。于是李毅彬团队又开始研究医学解剖学来构建模型。
当开始将产品投入产业化时,心永科技又面临了新的难点——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qhdxxbzz.cn/zonghexinwen/2022/0601/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