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他选择当保安,照顾患病父亲20年,从不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所说的一样,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此刻你可能身居高位,位高权重,但下一秒,人生的转折也可能将你拉入地狱,又或许命
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所说的一样,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此刻你可能身居高位,位高权重,但下一秒,人生的转折也可能将你拉入地狱,又或许命运的转折让你在贫穷和富有之间转化。生活就是这样起起伏伏,不确定是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
而有这么一位小伙,他出生贫困,却也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机遇,本以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拥有光明的前途,但生活仍然给了他一记重拳,让他的人生重新回到平凡的轨道。究竟他经历了怎样曲折的故事,而他又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呢?
不管是寂静的幽谷还是低矮的沟渠,有裂缝的地方就能照进光,同样的,不管你的人生是多么的艰辛困难,生活中也总是藏着好的一面,等待你去发现和把握。
故事的主人公叫作张晓勇,他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县城里,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张晓勇的爸爸妈妈渴望儿子能够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张晓勇也确实十分争气。读书期间,张晓勇就特别喜欢钻研各种问题,对理科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他的成绩也一直非常好,即使是到了高中,面对学习上的各种压力,他也总能保持一个优异且稳定的成绩。在学习上,可以说他就是父母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学习方面张晓勇没有让家里人失望,而且还做得到特别好。1991年,他以长沙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一喜讯无论是对张家还是张晓勇本人来说都无疑意味着人生的转折点。一个好的大学是多少学子日夜期盼的东西啊!何况他考上的还是国内的顶尖大学。
大学期间,张晓勇的表现也是一如既往的出色,他不仅在科研上成绩优异,而且自己还组建了一个社团,他也不仅仅是关注自己的学习,还积极拓宽自己喜欢的领域,在此期间,他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张晓勇实现了人生的逆风翻盘,毕业之后也肯定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继续保持着大家眼中人生赢家的角色。
梦想的泡泡晶莹丰满,却无比轻盈,难以抵御狂风的摧残,张晓勇的科研梦也在毕业之后遭遇了现实的打击。
1996年,张晓勇在清华大学毕业,而当时的国家政策是:一方面,毕业生可以自行参加学校的招聘会,自己选择心仪的公司和职位;而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由国家进行岗位划分,由国家分配单位和职位,张晓勇选择了后者。而这一决定也彻底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轨迹。
当时的张晓勇去了广州一家中外合资日化企业,起初他只是一名培训生,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年之后,他被分配到了客服部,从事的工作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干,而且自己也不喜欢。但是那时的他觉得或许参加工作就是这样,只要他勤勤恳恳最终肯定能转到自己心仪的部门。
但是怀揣梦想和敢于吃苦的张晓勇在客服部一干就是五年,他曾多次申请调换部门,可是得到的回答一直都是等待,但是这样的等待很多时候都意味着不可能。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他看到了现实的残酷。
而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张晓勇在工作上备受打击的时候,母亲给他打来电话,说父亲不幸患病,瘫痪在床,这一消息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张晓勇彻底绝望了。他不想再干着让自己麻木的工作,他还有其他的重担等着他去挑起。
就这样,他辞掉了外企工作,回到了县城老家。回到家里,看到卧病在床的父亲,他不禁潸然泪下。回想自己曾经的得到的赞誉和毕业后碌碌无为的工作,他既迷茫又无措。难道人生就是这样,他的理想和现实真就水火不相容吗?
经历了这些变故的张晓勇已经无力再去改变什么,他还有自己认为更加重要的东西值得他去坚守,那就是亲情。父亲的这一场病给整个家庭染上了沉重的氛围,母亲也在为他和父亲的担忧之中更显憔悴。
为了继续照顾父亲,也为了维持这个家庭,张晓勇决定就在家乡找一份工作。但是小县城提供的岗位有限,而且他一个清华优秀毕业生,专业和科研相关,又怎么会在这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qhdxxbzz.cn/zonghexinwen/2021/031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