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桃花源记旁证》有感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读《桃花源记旁证》有感 《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的代表作,书中描述了神秘悠闲的世外桃源。后人一直想求证桃花源以及《桃花源记》一文中的虚虚实实。1936 年初,陈寅恪在《清
读《桃花源记旁证》有感
《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的代表作,书中描述了神秘悠闲的世外桃源。后人一直想求证桃花源以及《桃花源记》一文中的虚虚实实。1936 年初,陈寅恪在《清华学报》发表《桃花源记旁证》。全文可分四部分:
一、指出《桃花源记》有寓意、纪实之分,本文仅就纪实立论,与寓意无关。
二、论述坞堡与桃花源的关系。西晋末年,西北不能南迁之人据坞壁以自救。东晋
末年,戴延之从刘裕入关灭姚秦,所过之地即有檀山坞、桃原等坞堡。陶渊明的朋
友羊长史衔使秦川,疑其间接或直接得知戴延之之见闻,《桃花源记》即取材于此。又,陶渊明与《搜神后记》实有关联,此书卷一第五条即《桃花源记》,第六条
纪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事,陶渊明之作《桃花源记》殆取此二事混合而成。桃花源虽
本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但以牵连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之故,不得不移之于南方之武陵。又,桃花源事既由戴延之溯洛水至檀山坞与桃原皇天原二事牵混为一而成,故推论其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
三、桃花源的现实性。陶诗《拟古》第二首载汉末田子泰入徐无山营堡而居,百姓归之的故事,与桃源之避秦颇为类似。又,苏东坡《和桃花源诗序》亦肯定桃源故事的人间性。
四、归为甲乙丙丁戊五条结论:(甲)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乙)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丙)《桃花源记》纪实之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写成;(丁)《桃花源记》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刘驎之入衡山采药故事,
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所作成;(戊)渊明《拟古》诗之第二首
可与《桃花源记》互相印证发明。
《桃花源记》原文中还有两处能证明“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第一,原文中“问所从来,具答之”这就说明发现桃花源的渔人所说的话与源内居民所说的话之间差异不大,至少彼此都听得懂。如果他们是避嬴秦乱,到东晋渔人发现他们,经过五百年的与世隔绝,语言不可能还与外界的语言一致。第二,原文
中说,“源内之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的外人指渔人,渔人是东晋人。“衣着悉
如外人”就是说,源内之人的衣着与东晋时的衣着差不多。假设源内之人所避为“嬴秦”,其服饰应为先秦服饰,而先秦服饰与魏晋南北朝服饰差别很大。
《桃花源记旁证》发表之后也引起很大争论,焦点在“虚”、“实”二字。即《桃花
源记》所记为实情实事还是完全虚构的事,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比较赞同《桃花源记》是虚实结合。因为真实的桃源和虚构有寓意的桃源两者并不互相冲突,文学创作
是基于现实的,桃花源可能真实存在,也可能只是陶渊明的一种思想寄托。陶渊明创
作《桃花源记》之取材,必有一些真实的成分。作为一个体贴入微的史学家,陈寅恪
比较能够从研究对象中将自己的主观感觉剥离出来,因而能够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感
觉及其使用素材的方式,为此认真关注桃花源这种具有典型性的感觉及桃花源式的生
活在历史中存在多大的可能性,得出了《桃花源记旁证》的结论,其研究思路是正确的。
无论是坞堡还是桃花源,都只有在聚居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一定的
生活质量。然而聚居人口过多,很容易招来统治者的侵扰,被迫再次卷入战乱;经常
与外界发生联系,亦不免有相同的危险。因此很多逃入深山的百姓都必须过着孤独而
艰难的生活,显得相当无奈。由社会分工所决定,在正常的状态下,人们对于社会群
体有一种自然的向心力;而逃入深山则体现了一种离心力,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逃亡的人越多,就表明社会越不正常,反之亦然。因此桃花源是反映社会优劣状况的
晴雨表。由此看来,《桃花源记旁证》就有了探索“桃花源”之真正本源的意义。
事实上,桃花源的原型在江南抑或西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因桃花源而兴起
的关于坞堡的历史想象与现实寄托。《桃花源记旁证》一文意在借鉴历史上西北坞堡之经验,考古证今,化虚为实,在 20 世纪 30 年代民族危亡之关头,提示国人在西北地区创立现实版的桃花源,藉以保存种族及文化,以为民族复兴之根基。
1935 年,华北事变爆发,日本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政府,实行所谓的“自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陈寅恪看来,历史又将重演,北中国将再次沦陷。作为历史上不断迁徙的客家后代,陈寅恪对聚族而居,保存家族和文化的历史经验是熟悉的;作为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者,陈寅恪对西北地区在异族入侵下的坞堡制度也不陌生。为保存民族文化计,不能南迁之国人,不妨效坞堡之旧规,生聚教训,以待贞元。这才是陈寅恪写这篇《桃花源记旁证》的目的。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qhdxxbzz.cn/zonghexinwen/2020/1024/381.html